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读书笔记

前言
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这本书我很早就拥有了,我记得应该是公司的一个活动小组表现的优秀的奖励。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应该是一本心灵鸡汤,下意识的不想去阅读。前不久看到别人说的一句话,大意是这本书是容易被书名误导的优秀作品。这才触发我去阅读这本书。

因为刻板印象以及本能的对成功学的排斥,让我这么晚才学习到这本书。读完这本书让我想通了一些优秀的人的一些行为和言论。

胡适说“习惯重于方法”,这也是我一直铭记于心的人生格言。阅读本书提到的7个习惯,确实让我获益良多。

效能的定义

效能 = 产出 / 产能

高效能是指在产出和产能平衡的情况下,追求效能最大化。

所谓平衡,以一个例子来说就是下金蛋的鹅,如果一味追求产出把鹅沙了,就是杀鸡取卵。

三类资产

人所拥有的资产大体可以分为三类:物质资产,金融资本,人力资本。

物质资产指:冰箱彩电,房子,汽车等。

金融资本指:现金储蓄,股本等

人力资本指:亲朋好友

习惯一 积极主动

每个人周边的事物,均可以分为:影响圈,关注圈,不关注三类。

比如你对女权运动完全不关注,这一类日常生活中完全不关注的事物归纳为不关注圈。

关注圈比如你对国际形式,俄乌战争非常的关注,会刻意了解相关信息并进行沟通交流。

影响圈是你能控制并影响的事物。

积极主动的心态指的是在当前的环境下,集中精力做好“影响圈”里的事物。

有一个例子说犹太人被迫砌墙来关自己,他们也是认真的砌墙,平平整整。这就是积极主动的心态。

习惯二 以终为始

这和我的人生观不谋而合。我认为人的一生需要用经历去填充,人生没有与生俱来的意义,而是你希望你的人生有什么意义,在这个基础上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。

这也是书中提到的你假想参加自己的葬礼,你希望你的亲朋好友是怎么表现的,以及他们是怎么评价你。

用一句话概括就是:Do the right thing,do thing right。

习惯三 要是第一

把需要执行的事物按照重要和不重要,以及紧急和不紧急可以分为四类。

一个正常人的下意识安排都是先做第一类,最后做第四类。第二类和第三类看情况安排。

书中提到,如果专注于第一类事物,这类事物会占比越来越大,最终完成沉浸在第一类事物中,导致人感觉非常忙碌非常疲惫。

书中建议以第二类事物为核心,以此减小第一类事物的数量,同时有兼顾了重要的事都能按期执行。

习惯四 双赢思维

人和人交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

书中提到,长远来看,不是双赢,就一定是两败俱伤。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。

书中提到一个双赢的例子,摘录如下:

一家金融公司要安排新员工到12个部门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,每个部门为期两周。双赢的操作模式是让受训者自己掌握具体的培训过程,公司制定指导方针,可用资源,任务考核及奖惩制度。结果是原计划6个月的周期缩短到5周完成,且培训出来的人员素质也比以往都高。

习惯五 知彼解己

移情倾听,站在对方的视角,将心比心的沟通交流。

对于我而言,感受最深的是一次面试,因为有朋友在目标公司,所以对公司有较深入的理解,在这个基础上后续的面试比以往每次面试都更顺利。

也许对人对事,用知彼解己方式都同样有效。

习惯六 综合综效

综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: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,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,值得加以了解。

在团队里要能允许不同意见的个体,有分歧才有收获。

综合综效的精髓在于判断和尊重差异,取长补短。

在团队里,根据信任度以及合作层次的高低,可以大致分为三类

习惯七 不断更新

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四个方面

结尾

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,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。

Table of Contents